2025:新气象 迎新年 稳风貌

2024年12月31日,这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易混淆新的一年和农历新年这两个概念。很多人,茶余饭后谈及到新年来了,也计划着朋友聚餐休闲玩乐,如何跨年,已经没有了工作的风貌和精神。新的一年虽至,而我们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不应该随着节日而变化。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依旧应该被发扬,而不是在节日的欢乐中,沉沦自我。

绿色能源:植物可降解 二次能源转化

地球的生态之美,是绿意盎然的。那一抹绿,是居民区花园,是林荫树街道,也是人文风景自然景区。我们常常可以从这一抹绿中收获一份轻松和闲然,让我们的心情同大自然一起徜徉。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小瞧这一抹绿色,这一抹绿可以让植物可降解,帮助能源实现二次转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下,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加沙难民眼神里的思考:让和平与友好成为现代旗帜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加沙地带,一个被战火与冲突笼罩的地方,人们的眼神中承载着无尽的哀伤、渴望与坚韧。在这片被战争撕裂的土地上,难民们的眼神仿佛是一幅幅深邃的画卷,记录着他们内心世界的波澜与思考。在这其中,最为鲜明的,是对和平与友好的深切向往,它们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译界:相对论去倾听美国总统拜登内心的声音

最近,大选刚刚落下帷幕,这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宣布退选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些沮丧和失望。面临民主党派竞选的失利,政坛权力的丢失,拜登内心也许也有一些不舍,在离开白宫前,似乎他还想做些什么,去向美国人民展示他是一位好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好父亲。

打开艺术交流多元视界,与世界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国际手工艺展览计划首站于南非启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交融共进。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此为契机,与世界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国际手工艺展览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是上海市委外宣办组织开展的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重点项目,旨在鼓励支持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进世界。

薪火相传 雕塑人生:23件刘开渠雕塑作品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仪式现场11月22日,“刘开渠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展区一层举办。此次捐赠仪式也是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现代艺术大师系列展的内容之一,在刘开渠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家属将23件刘开渠先生的雕塑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是对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重大贡献。

大湾区文旅新地标“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亮相,带你沉浸体验首展“蓝色飘带”

2024年11月15日,一座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级文旅地标,一座志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明珠”的博物馆在澳门正式亮相——由保利文化与美高梅联合打造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在澳门美高梅天幕广场举行开幕式。首展“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丝路遗珍”同步向公众开放。

译谏:美方不应增加关税,协同化发展 维护国际贸易稳定体系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际贸易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近年来,美国提升关税的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美国不应对任何国家提升关税,而应追求国际化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共同繁荣。

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桂林分会场暨“加油!书店”生活美学市集在广西桂林举行

山水之间,书香四溢。11月15日—11月1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桂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桂林分会场暨“加油!书店”生活美学市集在广西桂林举行。